欢迎来到长沙市集佳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登录 免费注册

行业新闻 News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长沙市工业企业创新现状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08/10/21 9:05:48     点击量:

    为了解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情况及企业家对创新的认识,反映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国家统计局在全国首次开展了以“企业自主创新、企业生存与发展”为主题的企业创新专项调查。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部分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长沙市共调查了564家企业。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工业企业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创新费用支出、创新效果、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信息来源和影响程度、有关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今后几年的创新计划等情况。调查的时期为2004-2006年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从研究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创新调查开展的背景及长沙工业企业创新的现状来反映制约长沙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研究工业企业创新的必要性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企业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已成为现代工业企业实现经济根本性增长的基本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必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长沙市“十一五”规划将把工业企业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大观点。全国上下对工业企业创新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提高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在经济全球化、需求多样化的竞争环境中,谋求创新已成为许多工业企业成功的关键,工业企业的兴衰与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我国工业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缺陷日渐显现,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工业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的瓶颈。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美国的6.5%,占日本的13.7%。从工业企业占有知识产权上看,目前国际上90%的专利掌握在美国、日本等国的跨国公司手中。从重要行业的装备上看,我国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的85%、石化设备的80%、纺织制造设备的70%、高端医疗设备的90%-100%都依靠进口。我国生产手机2.3亿部,彩电7300万台,DVD1亿台以上,在规模上都处于世界首位,但这些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核心芯片全部都依赖于进口,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从长沙来看,因为缺乏创新,许多工业企业已经衰败或受制于人,如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长沙锌厂曾风光一时、湖南电视机厂原来生产“韶峰”牌电视机供不应求,但这些企业缺乏创新,如今已倒闭;长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发动机等关键部件、远大空调的主要零部件等均需从国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制于人。与此相反,长沙卷烟厂由于其创新能力一直在同行业中处于前列,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至2006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00亿元,利润超过10亿元。因此,如何尽快提高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是当前政府和工业企业必须面对的紧要课题。

  工业企业创新既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那么就需要挖掘工业企业创新的潜力,培育和发展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进行创新,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是每个工业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对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找出其创新能力的内在规律,发挥创新能力的优势,弥补薄弱环节。研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有利于揭示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对于政府正确制定创新政策、工业企业提高创新水平和减少创新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的背景

  1、创新概念的提出:创新概念的提出始于19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理论,创立了创新经济学。他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处于经济变革的核心地位。熊彼特将参与创新活动全过程,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组织或社会角色称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由此,对创新理论的研究逐渐进入经济学主流领域。

  2、创新调查的应用:随着创新概念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创新调查应运而生。欧洲国家率先在挪威的奥斯陆召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讨会,研制出创新调查问卷。芬兰、瑞典、挪威和丹麦等北欧国家进行了试点调查,在OECD的要求下,着手起草有关创新调查的操作规范,并于1992年出版了《奥斯陆手册》,为进一步开展调查和进行国际比较制定了统一的测量方法和操作规范。北欧国家在随后的定期调查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对《奥斯陆手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比较,取得了卓越成效。与此同时,创新理念及创新调查逐渐向外延伸,科技先进国家相继开展了这项调查工作,以便了解企业从构思到实现创新的整个过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我国的创新调查:2007年,国家统计局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全面调查,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为抽样调查,调查时期为2004-2006年。调查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业企业创新情况。主要调查企业基本情况、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情况、创新费用情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第二部分是企业家调查问卷。主要调查企业家基本信息及其对创新的认知情况、创新的思想来源、创新阻碍因素、国家有关创新政策的落实情况及企业对创新的政策需求。

  三、长沙工业企业创新的现状

  (一)长沙工业企业创新情况

  1、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较为活跃

  ①从总体上看,有六成以上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较为活跃。2004-2006年度全市开展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数为368家,占全部被调查总数的67.40%,比全国平均水平28.8%。高出38.6个百分点,其中实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的企业分别占全部工业企业的63.74%和56.23%,既有产品又有工艺创新的企业占52.56%。

  ②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最为活跃。调查数据显示:85.71%的大型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82.44%的中型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而小型企业只有61.85%的开展了创新活动,既有产品创新又有工艺创新的大型企业为85.71%,中型企业为67.18%,小型企业为46.63%。

  ③分登记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外资公司开展创新活动比较高。有创新活动的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创新活动达84.66%,股份有限公司为81.82%,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则全部开展了创新活动。

  ④从工业企业分布的三大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居首位。分行业看,除采矿业没有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外,制造业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占比为71.16%和30%。在制造业中,除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没有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外,其他行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占比均在30%以上,其中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的占比在90%以上。

  2、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类型多样

  ①企业自主研发是产品创新活动的主体。在长沙市348家产品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中,由本企业自主研发的为258家,占74.13%;由本企业集团研发的为20家,占5.75%;由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的为21家,占6.03%;由本企业与其他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为15家,占4.31%;由本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有22家,占6.32%;由国外有关机构研发的有4家,占1.15%。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的自主研发和由本企业集团研发的比重为91.67%,高于小型企业14.23个百分点。

  ②原始创新是企业创新活动最主要的形式。从产品创新来看:2004-2006年间,长沙市有产品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中,属于原始创新的有179家,占全部调查企业数的32.78%;属于集成创新的有126家,占23.08%;属于消化吸收创新的有116家,占21.25%。从工艺创新来看:三年间长沙市有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中,属于原始创新的有152家,占全部调查企业数的27.84%;属于集成创新的有108家,占19.78%;属于消化吸收创新的有105家,占19.23%。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最强,原始创新为50%,中型和小型企业相对较弱,分别为32.06%和32.42%。

  3、企业是创新费用的主要承担者

  从投入主体看,2006年长沙工业企业创新费用中来自政府资金、减免税、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吸收风险投资、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比例分别为3.27%、16.78%、70.77%、7.75%、0.07%、0.46%和0.90%。由此可见,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创新的活动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来实现,企业资金在创新投入中处于主体地位。

  4、创新费用支出稳步增长,研发(R&D)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长沙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费用总支出为28.24亿元,比2005年增长39.53%,创新投入的不断增加,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投入构成看,长沙企业创新投入主要用于内部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支出(R&D)的投入,占44.55%,虽比全国平均水平32.3%高 12.25个百分点,但与瑞典2004年62%的水平还有差距。

  5、创新产出效果显著

  创新调查数据显示,长沙工业企业在广泛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2.72%,高出全国(12.7%)10.4个百分点。

  6、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

  企业拥有知识产权是提升竞争优势、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从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看,2004-2006年,全市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占工业企业的68.09%,与全国34.8%的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版权登记、形成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对技术秘密进行内部保护的企业分别占29.96%、41.49%、11.70%、23.23%和47.87%,均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表明,长沙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为其今后从创新中获取更大收益打下了良好基础。

  7、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创新的生力军

  在266个高新技术企业调查单位中,有219个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比重达82.3%,高出非高新技术企业25.5个百分点;59.4%的产品创新是由企业自主研发的,高出非高新技术企业23.7个百分点;52.6%的工艺创新是由企业自主研发的,高出非高新技术企业20.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凭借自主创新优势,研制出一批重大高技术产品,巩固和提升了行业领衔地位。

  (二)长沙工业企业家对创新的认同感情况

  企业家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直接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状况。创新调查结果显示,长沙企业家素质比较高,企业家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83.88%,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占26.74%,他们对创新的认识有着独特的见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创新作用意识看,近七成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源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当问及目前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时,70.51%的企业家认为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4.91%的企业家认为创新产生了一定作用。当问及“十一五”期间的后几年,企业是否将采取一些技术战略促进企业发展时,85.16%的企业家表示肯定。在技术战略措施的选择上,选取“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实力”的企业家占企业家总数的28.75%,选择“保持率先创新者地位”的企业家占28.75%,选择“赶超国内同行业创新领先企业”、“保持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状况”、“赶超国际同行业创新领先企业”的企业家分别占11.36%、9.16%和6.96%。创新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已经受到企业及其经营者的普遍认同。

  2、从创新影响程度看,创新对企业各种影响得到了认可

  创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有创新活动的企业中,93.39%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增加了产品品种或功能,97.70%的企业家认为创新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95.40%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开拓了新的市场或扩大了市场分额,84.20%的企业家认为创新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94.83%的企业家认为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84.20%的企业家认为创新降低了人力成本,81.90%的企业家认为创新节约了原材料,79.60%的企业家认为创新降低了能源消耗,79.89%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减少了环境污染,82.47%的企业家认为创新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安全性。

  3、从创新思想来源看,客户与消费者的需求是激发企业开展创新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

  创新调查结果显示,开展了创新活动企业的企业家们认为,65.6%的企业创新思想来源于客户与消费者需求,是企业创新信息来源的主渠道。来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占40%;来源于本行业其它企业的信息占34.4%;从商品交易会、展览会获取的信息占26.2%;来源于企业集团内部的信息占24.3%;来源于技术市场或咨询机构的信息占23.8%;来源于设备、原材料、中间产品供应企业的信息占21.7%;来源于行业协会的信息占20.9%;来源于研究机构的信息占20.6%;从政府部门获取的信息占19.8%;来源于互连网媒体的信息占19.6%;来源于科技文献的信息占17.5%;来源于高校信息的最少,占15.3%。

  4、从创新成功因素看,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

  企业家认为在企业创新成功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占70.6%,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占63%,有效的技术战略或计划占55.8%,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占50.5%,企业内部的激励措施占48.9%,充足的经费支持占48.7%,畅通的信息渠道占47.6%,优惠政策的扶持占37.8%,可靠的创新合作伙伴占35.2%。相比较而言,企业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

  5、从创新激励措施看,奖金提成和增加工资是企业激励员工开展创新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有创新活动的企业中,采取奖金或提成激励措施的占91.8%;采取增加岗位工资激励措施的占84.4%;采取住房、股权和期权激励措施的分别占32.5%、30.4%和24%。从激励效果评价看,认为采取奖金或提成激励的效果“很好”、“有一定作用”、“没有作用”的分别占58.2%、40.6%和1.2%;认为采取增加岗位工资激励的效果“很好”、“有一定作用”、“没有作用”的分别占51.4%、47.6%和0.9%;认为采取住房激励的效果“很好”、“有一定作用”、“没有作用”的分别占26.%、64.2%和9.8%;认为采取股权激励的效果“很好”、“有一定作用”、“没有作用”的分别占56.5%、39.1%和4.3%;认为采取期权激励的效果“很好”、“有一定作用”、“没有作用”的分别占48.3%、43.9%和7.7%。

  6、从创新政策支持看,技术开发费计入成本政策、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力度较强

  在有创新活动的企业中,认为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影响最大的是技术开发费用计入成本政策占68%;其次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占61.6%;第三是产业政策占60.6%;第四是鼓励企业培养和吸收人才的相关政策占59%;第五是技术开发费加大抵扣所得税的政策占54.8%;第六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占54.2%;第七是免征技术转让、开发营业税政策占50%;金融支持政策、企业科研相关设备加快折旧政策、有企业承担政府部门的科技项目政策、对外经贸政策的影响占比在46%-37%之间,影响最小的是政府采购政策占31.2%。

  从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不大的原因来看,在认为政府采购政策影响力低的企业中,有27.7%的企业不知道有此政策;在认为鼓励企业培养和吸收人才的相关政策影响力低的企业中,有28.4%认为该政策吸引力不强;在认为金融支持政策影响力低的企业中,有29.9%认为该政策办理手续繁杂。

  四、长沙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主要的障碍

  1、部分企业创新意识淡薄

  此次调查中,有30.8%的企业没有开展创新活动,而规模越小的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则越少。他们对自主创新缺乏信心,认为自身条件差,自主创新风险较大,没有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创新活动,把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割裂开来。企业科研机构不健全,设有科研机构的企业仅有121个,占22.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不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不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2、研发融资渠道不畅

  2006年企业创新费用70.77%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和政府资金分别占7.75%和 3.27%,创新活动经费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 4个,其来自企业自筹的经费占59.7%。缺乏科研经费是许多企业没有开展科技活动的主要原因。

  3、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企业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适应技术创新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也还没有形成。其主要表现:一是没有建立起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缺乏不断创新、承担风险,把企业办强、办大的内驱力。二是对企业科技人才不够重视。许多企业不了解技术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不了解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价值。在分配上基本没有考虑到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不能按效率优先的原则拉开差距。尽管多数企业对技术创新有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奖励,但企业内部激励措施不力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成为众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

  4、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使创新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这将抑制企业的创新行为。而知识产权的设立则授予了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技术创新市场收益的权利,解决了具有公共属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因“溢出效应”而导致的“搭便车”问题。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较弱,导致这项政策的激励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五、长沙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现阶段长沙工业企业正处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充分认识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充分认清创新活动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多方努力,积极为企业创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和谐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共同推动长沙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程。

  1、转变观念以思路促创新,确保创新政策落实

  面对市场、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推进长沙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摆脱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现状,才能走出困境,实现新的腾飞。

  首先,要强化创新的四种意识;即全局意识、引导意识、服务意识、保障意识。其次,要营造创新的四个环境,即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

  2、完善制度以机制促创新,确立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完善创新制度建设。创新制度建设是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先决条件,要把技术进步与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制度,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改组、转换经营机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

  二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创新需要敏感,创新冲动强烈。是创新的主体力量。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是要让城市的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要紧紧依托大企业大集团,鼓励支持企业主动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寻求智力支撑,建立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工程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不断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三是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要逐步改变目前长沙中小型企业创新活动偏少的局面,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加快发展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孵化器以及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四是建立创新网络平台。建立开放式的技术创新网络,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技术创新流程,面向市场集成创新,形成以总部为中心的全球化创新网络,大力实施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实现知识的商业价值。

  3、培养人才以管理促创新,引领技术前沿发展

  企业创新,人才为先,人才为本。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是要培养企业发展的领路人,其次是要培养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这是推动一个又一个企业走向成功、走向发展的关键。对于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而言,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理念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创新中出效益,才能在市场中引领技术前沿。为此,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吸引各类创新人才包括海外留学人员来长沙企业工作、为长沙经济发展服务。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4、集聚要素以合作促创新,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一是加强引导。加大对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研究的产业化引导力度,利用攻关计划、自然基金资助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其面向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利用率。

  二是促进结合。大学和科研院所是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加强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同时,转变工作思路,注重成果转化,推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增加技术储备。要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合作开发,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科学和技术支撑。

  5、多方联动以投入促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政府支持。首先,政府应通过预算,加强宏观引导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技三项费用额度;其次,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科技减免税政策落到实处,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二是企业主导。明确工业企业创新的主导地位,对国家和省明确规定的企业自筹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应达1%以上、扩张型企业应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应达到5%以上的政策,要加大监督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对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经费,应明确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创新。

  三是社会融资。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如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资产重组,股票上网发行,争取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利用境外资金等。

  6、切实举措以产业促创新,培育创新优势产业

  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当代最新科技成果武装起来的先导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支柱。为此,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应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创新、加强集成”的原则,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发展领域;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塑造高新技术大企业(集团)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重要任务;以重大高新技术项目为依托,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发展道路。

  二是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大力促进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重点在于加快推进产业的技术升级。一是围绕结构调整,切实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二是依托人才、技术密集的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三是积极支持和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制造业产业水平;四是依托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形成产业升级的骨干力量;五是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逐步形成长沙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区域强势。

  三是以自主品牌带动企业创新。当今世界,品牌经济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流。对品牌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以及知名品牌的多少、品牌经济的发展水平,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显著标志。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自主品牌建设的核心。因此,要把推动企业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品牌效益”建设,以品牌战略带动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支撑品牌战略。要切实抓好商标、质量、标准、管理等品牌基础工作,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发展制度,着力提高企业的创牌能力。要依托块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加快块状经济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品牌集聚要素、整合资源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转变,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尽快形成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支撑、以知名品牌为标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努力创建若干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局网站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